无穷大不等于∞

刚刚看微积分学教程·极限论部分,突然有些感悟记录下来:

  1.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都是变量,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这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取值集合要满足定义的要求。
  2. 无穷大量不等价于”+∞“或”-∞“,无穷大的极限是”+∞“或”-∞“。
    就好比无穷小量不等于0,无穷小量的极限是0。
    [书中提到 ±∞ 只是”广义的数“,而不是变量]
  3. 举个例子:若Xn=+∞,即X1=+∞, X2=+∞, … , Xn=+∞,则整序变量Xn是无穷大量;
    好比Xn=0,即X1=0, X2=0, … , Xn=0,则整序变量Xn是无穷小量。

以上这些,根据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定义都可以得出。附定义:

【无穷小量】若整序变量Xn的绝对值,自某项起,成为而且永远保持小于预定指定的任意小数 ε>0,则Xn称为无穷小。

【无穷大量】若整序变量Xn,由某项开始,其绝对值变成且保持着大于预先指定的任意大数 E>0,则Xn称为无穷大。

无穷小量还有另一种定义,是通过极限来定义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有误,欢迎讨论!

 

《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它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说文学的代表作。

本书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面貌。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战争在永无止境的进行;社会主要有三类人:核心党员、外围党、无产者;政府主要有四个部门:和平部、真理部、友爱部、富裕部。极权主义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统治手段,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历史编撰甚至个人思想和因私,无不在一个有形和无形的“老大哥”的全貌严密控制之下。主人公温斯顿是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做着篡改历史的文字工作,却有着”打倒老大哥“的思想。他和另一个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爱情,并决定加入兄弟会——地下反党组织。最后却被伪装成兄弟会的核心党员奥勃良监禁在友爱部的监狱里,在百般折磨下温斯顿丧失了理性、情感、人性,因而被释放,最终被枪毙时,他意识到发自内心的对老大哥的热爱。

二十世纪,是政治恐怖的世纪,人类社会的一战、二战都发生于此。本书开始创作于1945年,大部分写于1948年,出版于1949年,也就是二战之后。本该结合历史来写这篇读书笔记,无奈自己对二十世纪的政治历史非常不熟悉。只好写写读完这本书以后,自己对一些概念的认识。

权力

在友爱部的狱中,奥勃良问温斯顿,“党为什么要当权?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奥勃良的答复是“党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只对权力纯粹的权力有兴趣。权力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所谓的权力,是控制人的权力。”

接着,奥勃良又问:”温斯顿,一个人是怎么对另外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奥勃良说:“说得不错。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光是服从还不够。他不受苦,你怎么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不是他自己的意志?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权力就在于把人类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你自己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粘合起来…但是,温斯顿,请你不要忘了,对于权力的沉醉,却永远存在,而且不断地增长,不断地越来越细腻。每时每刻,永远有胜利的欢悦,践踏束手待毙的敌人的快感。如果你要设想一幅未来的图景,就想象一只脚踩在一张人脸上好了——永远如此。 ”

我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权力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力量,去维持一个极权主义的统治?这种一只脚踩在一张脸上的快感,是不是人性的扭曲?不过对于权力的表现方式,却有了会心一笑的理解——觉得小时候父母、老师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无非也是通过施加痛苦和耻辱来实现的。

性、爱情、亲情

书中指出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的内在原因,这只是因为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何况对性生活剥夺造成的歇斯底里,可能转化为对战争对狂热和领袖的崇拜。为此,党要消灭掉性的快感,把性的本能消除掉,让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殖。于此同时,还要割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有计划地破坏家庭关系,教子女反对父母、侦查他们的言行,告密他们偏离正统的思想。因为,所有原来美好的情感——友情、爱情、亲情对党的统治都是危险的,党需要的仅仅是对党的忠诚,对老大哥的爱。这也是为什么用这个打动家庭情感的称呼来称呼老大哥。

如今,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然而还是有些人认为性是肮脏的,是不适合公开谈论的,包括我们的教育也在有意的回避性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性的本能与冲动是危险的,而禁欲有利于统治”的思想残余。

仇恨

去掉了人间美好的情感,仇恨是维持极权主义稳定的中坚力量。书中描述了 “两分钟仇恨”活动,党树立了一个仇恨对象:果尔德施坦因,人们被仇恨情绪激发的的狂热状态,”一种夹杂着恐惧和报复情绪的快感,一种要杀人、虐待、用大铁锤痛打别人脸孔的欲望,似乎像一股电流一般穿过了这一群人,甚至使你违反本意而变成一个恶声叫喊的疯子。然而,你所感到的那种狂热情绪,是一种抽象的、无目的的情感,好像喷灯的火焰一般,可以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正如,果尔德施坦因所著《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虚构的书)指出”对于党员,不要求他有私人的情感,也不允许他有热情的减退。他对简单乏味的生活所产生的不满,被有意识地引导到向外发泄出来,消失在两分钟仇恨这样的花样上“。

仇恨的力量是如此可怕,当这种狂热的情绪被引导、被利用将会无比危险。而这种建立在仇恨基础上的极权社会,将如何才能瓦解?

爱国、仇恨教育

9月份的时候,我曾去安徽博物馆(老馆)参观,一楼的”好人馆“一角是爱国教育专区。黑板贴着许多小学一二年级小朋友的手抄报,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真爱和平、缅怀先烈“、“我是抗战小英雄”、“不忘国耻“等,令我印象深刻。想起我小学的时候也接受爱国教育,也曾经积极加入少先队,但我们的爱国教育往往都是空洞的,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我想这些办手抄报的小朋友,大概也没有什么概念吧?如果你对历史缺乏了解,没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怎么会有真正的爱国情感?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浮于表面,一腔热情没地发泄罢了。

在极权主义下的社会,不仅从小培养爱国、爱党,还有青年反性联盟、少年侦察队,培养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性的抵制,以及培养他们监督父母言行、及时告密的能力。比如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就是因为说了”打倒老大哥的梦话”被小女儿告密,被抓到了友爱部的监狱里。

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需要谨慎的,尤其是当他们心智没有成熟,却对一切充满热情的时候。爱国教育要适度,仇恨和告密教育则完全是有害的。否则,青少年就可能成长为文革时的红卫兵,被一腔热血感染的失去理智,看不清自己做了什么,害了青少年,也害了社会。

新话,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需要。正如新话专家赛麦指出:“新话的全部目的是缩小思想的范围。 最后要是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在新话里没有词汇可以表达。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小。语言完善之时,即革命完成之日。” 好可怕的想法,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语言在社会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想起来似乎是这样,思考的时候是用语言的,如果没有了那些“反动”的词汇,这种思想真的就无从产生、无从表达、无从传播了吗?

有老师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连话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写文章了。岂不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话说不清,实际上反映的是心智状态的清晰度和轻重感的缺失。事实上,根据康德,所谓的天才,则更是要为那些(常人因缺乏语词而无法交流的)由理念引发的主观心智状态找到一种可以普遍交流的表达。”可见语言的重要性!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与去智化教育

书中多次提到“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温斯顿认为“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堆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85%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而实际上在极权主义社会,由于不受重视、无产者他们没有受电幕的监督、不需要学习新话、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繁衍生息,与党员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书中提到“无产者不宜有强烈的政治见解,对他们的全部要求是最单纯的爱国心,凡是需要他们同意加班加点或者降低定量的时候可以加以利用。即使他们有时候也感到不满,但他们的不满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他们没有一般抽象思想,他们只能小处着眼,对具体的事情感到不满。大处的弊端,他们往往放过去而没有注意到。”

这里总结的非常精准到位,我的父母家人他们的确是不关心社会上发生了什么,只在乎工作、家人以及自己的虚荣。他们是很安全的,他们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会给统治者造成一点儿威胁,就像书中描写的无产者那样。突然开始反思我们从小培养的爱国心是不是有被利用的成分。

无产者之所以不具备危险性,是因为“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觉悟”,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只有在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你必须给他们以较高的教育的时候,他们才具有危险性“。于是觉得,实行去智化教育的原因是为了巩固政权。

当温斯顿在读《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裘利亚睡着了,温斯顿认为“可以说,在没有理解能力的人身上,党把它的世界观灌输给他们是最为成功。最明显不过的违反现实的东西,都可以使他们相信,因为他们从来不理解,对他们的要求是何等荒唐,因为他们对社会大事不发生兴趣,从来不去注意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是由于缺乏理解,他们没有发疯。”仿佛在说我自己,或者我们这代人。

篡改历史,与捍卫记忆

《一九八四》中党的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真理部的工作,就是不停的修改历史,修改过去出版物中与未来不符合的地方。他们否定科学,认为”意识即一切“。过去,存在于记忆和记录当中。出版物上的记录修改了,人的记忆也可以修改,并称之为”双重思想“或”现实控制“。

历史真的可以篡改吗?当然不可以。但历史有被篡改的风险吗?的确有。随着年代的推移,那些见证历史的老一代逐渐消失,活下来的也可能吓怕,选择投降与保持沉默。那么如果这时有人有意扭曲历史、忽视历史,就很可能达到目标。捍卫历史,需要大家的努力,年轻人应该主动了解过去,老一代则应该把历史传递下去。

思想控制,从思想到情感都屈服

刚看完《一九八四》的时候有个疑问,首先我很惊讶奥勃良不是兄弟会成员,反正作为核心党员在监狱中百般折磨温斯顿。既然奥勃良早就知道温斯顿和裘利亚是思想犯,早就监视到他们幽会的行为,为什么要假装成兄弟会成员、并给温斯顿一本果尔德施坦因所著《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询问后得到的解答是,因为奥勃良一开始不清楚温斯顿的背景,不知道他们背后是否有人指使,所以需要摸清底细。至于逮捕了温斯顿和裘利亚以后,为什么不立即杀死,而是百般折磨,当他们从肉体上、精神上折服后,放了他们,最后不期枪毙。这是因为极权主义不制造殉难的烈士,他们在公审受害人之前,有意打垮他们的人格尊严。

烈士在社会上会有正面的力量,会被后人敬仰,会有更多怀同样理想的人继续他们的斗争。而这些从人格上被打垮的”思想犯“,没有人会记得他。当温斯顿同内到外屈服于党,热爱党热爱老大哥的时候,他会自觉的训练”犯罪停止“,已经从精神坍塌,甚至达到人性的扭曲。想起来,有次高中语文命题作文要求我们围绕”底线“作文。当时我毫无概念,还信誓旦旦的写我觉得不需要强调底线这个概念,很多人的底线都是说说而已。这次才明白,道德的底线是真实存在的,尤其在极端主义的折磨下,人的道德底线可能无限降低。

最后,译者在序中所说: ”《一九八四》这部表现二十世纪政治恐怖的极权主义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极权主义的兴衰而湮没于人类历史中的。” 而对我而言,《一九八四》将成为我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

“假如父母想要生二胎”演讲

这是我们“管理学概论”课上演讲的题目,刚刚演讲完,又被老师指出”内容太多、语言比较啰嗦、条理也不是很清楚,有些内容分散在几个地方,或者反复提到“。下面写演讲稿:

无需假设,这是我面临的实际情况。

前阵子,二孩政策开放,引起全民热议。最早,我妈只在QQ上说,“你爸被学校同事鼓动的想生二胎“。我说”我没意见“。我想,生不生孩子,是他们的事儿,他们想生就生吧。后来,我父母专门打电话跟我讨论这个问题,还生怕被我舍友听见没面子,结果舍友还是听见了,以为我这么早就和男朋友讨论生二胎。

后来我搜了下知乎,看到很多关于要不要支持父母生二孩的提问,思考后改变了主意,我不支持父母生二孩。我是独生子女,父母想生二孩可以理解。计划生育政策在我们那个年代正严格,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不敢冒丢饭碗的风险,只好一直等待。

但现在,我20岁,我妈妈43岁,我爸爸47岁,再生一个小孩,我都像孩子他妈了,到时候去开个家长会都会被说”你爷爷奶奶好年轻“。而且,以后二孩20岁,父母都60几岁了,我觉得对小孩也很不公平。父母、我、二孩,年龄相差太大。

其次,高龄产妇生孩子的风险是要充分考虑的。”女性一生大概有400个卵母细胞,这些卵泡用一个就少一个。女性在35岁以后,自然生育力开始下降,30岁以前女性每个月经周期自然受孕几率20%~25%,40岁以上受孕几率就只剩下1%了,大部分女性在绝经前数年就失去了生育能力。另外,就算怀上了,早产、流产、死胎的概率都成倍提高;到足月了,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很大;好不容易生下来了,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畸形儿的概率也提高,最出名的就是21三体综合症。此外孕妇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也增大。而高龄父亲,虽说风险小,但存在提高胎儿自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我爸爸常年抽烟喝酒,身体也不好,我觉得他们现在生小孩,对小孩也不好。

第三,考虑到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好不容易养大一个我,又再生一个?还要辛辛苦苦20年,对他们的精力和财力都是一个考验。我想父母还是过一个轻松的生活,不要再为了孩子抛弃自己的生活。

而我妈转述了这些理由,我妈妈也说她也不想生,累,也不会拿自己冒那么大的风险。

这个月的科大家长会,父母来合肥,我爸又要找我讨论这个问题,显然他非常想生,并且他无视我妈妈的态度。因此,我要为我妈发生,如果这种情况下我表示无所谓,尽管我妈不愿意,可能她的声音还是会被无视。

我爸扯的都是我无法理解的理由,由于他是上门女婿,这是他的心病,一直以来他总觉得很没面子。为此,我中学的时候改了姓,由”石静宁“改成”张静宁“,改成跟我爸姓。他说生二胎是为我好,减轻我以后的负担。生个二胎姓石,对我外公外婆(我叫爷爷奶奶)有个交代。否则香火延续怎么办?否则以后我要生三个孩子,一个姓石,一个姓张,另一个跟着我丈夫姓。我实在搞不清他为什么整天揪着姓氏的问题不放,对我而言姓不就是一个人名字的一部分吗?我讨厌那些农村亲戚啊、香火啊什么的关系。实在是太传统、太封建了。总之,我断断不认可生二胎是为我好的观点。更是为他整天考虑姓氏问题,无视我妈妈高龄产妇的危险性感到愤怒。他说”我和你妈妈生孩子,没问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至于其他可能的好处,比如生二胎能够让独生子不寂寞,我都已经20岁了,这个好处显然不成立。另外,生二胎可以分担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的压力,我觉得父母能把二胎养大都不容易了,分担压力还是别指望了。也许我还得帮一把。。

所以,那天晚上的讨论,最后因为我不坚决反对告终了。回家以后,我爸爸不再整天提生二胎的事儿,反而是我妈妈,上次打电话她说她还有些犹豫。。。真是无奈,现在生也许不是困难的,以后还要养20年啊!!

如果我这样讲,是不是从时间上、表达上、结构上,都会更好些?@席正

贺卫方中科大讲座取消事件

Screenshot_2015-11-26-01-17-22

认识吴明卫老师,是因为上周我发了贺卫方中科大讲座被取消的微博,吴明卫老师来找我。

其实在讲座这件事之前,我并不了解贺卫方是谁,因此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为什么学校要取消。后来由于微博被贺转发,爆炸似的引起了一堆评论,于是明白原来和政治有关。这是我第一次触动到政治的神经、搞了个“大新闻”,有些激动,有些担心,但学校并没有来找我、也没有做出公开回复。

由于我对法律、政治、历史知识欠缺太多,根本没有概念,没办法参与其中,只好默默关注这件自己意外引爆的社会事件。和吴明卫老师聊天中,他了解到我阅读不足,便给我推荐了一些人文方面的书,十分感谢。

由于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大学的精神,学术自由与思想包容,不禁对现状有些失望;因为政治干预学术,自己又对政治这边毫不了解(我不知道用“政治”这个词是否恰当),于是觉得有必要读读这方面的书。所以,当吴明卫老师给我发一些书单、一些他关于教育的微博,我很认真的去看。

总之,这件事对我正面影响居多。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

本来11月10日还想写读书笔记,结果双十一凌晨剁手剁得睡不着…于是抛到脑后QAQ。上周末又忙成狗,于是就拖到现在。

  01 我在CCTV,是主人也是过客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新闻学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这一段,描述美国“9·11”事件中央电视台的沉默与失语:
一位中年女性很愤怒地推开我办公室的房门,手指颤抖着指向我的脸,“不是说只要有大事就能看到你吗?昨天为什么没有看到你?”

02 身在名利场

第一次听“名人”分享作为名人的特殊经历。被自杀啦,求合照签名啦,获得各种荣誉啦。这时要如何对待这样的“名”,内心的转变可能会决定未来的发展。而团队中要大胆发言还是附和,如何做一个既得利益者也会小启发一下我,比如在组会上更加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社团里是否给新人让了一些利。

03 让敏感的不再敏感

主要描述媒体在敏感事件面前选择公开,而不是遮掩。公开面对敏感事件会让事件变得不再敏感。不过他之前报道悉尼奥运会,我去悉尼的时候其实没想到2000年奥运会是在悉尼举行…而法XX,只在香港的时候遇到过。挺意外原来有些人只是把闹事儿做为职业,因为扮演一天的“法XX”爱好者有不少的经济回报。
“脱敏,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清晰痕迹,然而脱敏并不意味着就此麻木起来,什么都无所谓,放弃原则。”

04 中国病了

讲SARS在中国的发展传播过程,之前在柴静的《看见》里了解了一些,白岩松的是全局的描述,柴静的更多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加细节带入更多个人情感。
我想,有时候我们经历着一些事儿,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多年以后,我们看到一些人对这些事的见解,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经历着的是如此不平凡的事件。也是自己知识不足、智慧不够,无法对事件的影响与意义有着足够的认识,所以也是后知后觉。

05 我们都是灾民

四川汶川地震,当时学校里也组织默哀,记得自己负责去每天播广播,把眼保健操改成默哀。自己也很严肃的默哀,但其实我对汶川地震并没有概念。白岩松从一个成年人、媒体人的角度,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参与,也算是弥补我这部分了解的空白。刚刚下了《生死不离》听: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06 与泪水相关的故事

申奥成功的时刻我也是没有印象的,似乎小学课本上有一篇申奥的文章。看书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不爱国,不是说我讨厌这个国家,而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爱国、什么样是爱国。我也无法理解那些在中国梦演讲、清华特等奖答辩中,把个人升华到国家、说自己多么爱国是怎样一种表现。他们真的明白什么是爱国?总之我没有概念。不过看白岩松的书,我觉得他应该是真爱国的,爱国和社会责任感不同,因为国家和社会不同。再想起暑假在澳大利亚和Cassy聊天,抱怨中国种种不好,顿时觉得不好。当时整天想着细软跑,国内食品不安全、空气不好、大多数人追求事业、大家都活的好累。下次出国也许不会这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这个国家吧。

07 古老中国的成人礼

白岩松把北京奥运会作为古老中国的成人礼,“低调的爱国主义与高调的爱情主义”,“郎平赢球与刘翔退赛是两堂不错的公开课”,“媒体多了人性关怀,少了金牌崇拜”,“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奥运归奥运”这些也许我们没看出来的变化,我觉得很好,希望能够延续!就好比他认为要如何报道奥运:
“体育不只是竞技,更是人,是情感。奥运赛场,之所以让人牵肠挂肚,是因为这里有人,有情感,是人与人的较量,是运动员情感的世界,更是体育迷在观看比赛时的情感变迁。所以,抓住人,释放情感,与观众共鸣共振,错不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人神化,然后给他们过多的期望和要求,这样自然容易失望。把人、事儿都以平常心对待,就会少很多失望、恐慌、紧张,多一些理解、坦然、快乐。

08 十年“球事儿”

“我不看球,不玩游戏,不看电影,不听歌,不看小说…” 高中的时候差不多这样吧,现在看电影了,希望以后还能听歌、玩游戏。不看球所以不理解球迷的情感。

09 三进台湾 | 10 靖国神社与垃圾分类 | 11 美国,美吗?

这是“岩松看台湾”、“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系列节目的制作过程。突然想到自己出国玩耍,是不是也可以去采访一些当地的人、录一些视频、搞一些报道。暑假去澳大利亚是写英文博客,寒假去巴厘岛可以考虑写英文博客和中文报道。发到优酷和微博都可以,搞一个“静宁看巴厘岛”微信公众号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像最近流行的一些“创益”旅行一样,策划一些调研,用一个月时间最终完成一件事儿,也很不错。
当然,这三张通过白岩松的经历了解了台湾、日本、美国的一些情况。以及跨国合作一般需要与对方的媒体合作,以及获得双方的政治支持。

12 感动,有没有用?

我原来是不喜欢“感动中国”的,自己看的也不多,也许也看哭过。但后来觉得他们老是挑一些极端的例子,也许自己比较讨厌那种夸张的孝、过分的勤,比如某个孩子每天辛辛苦苦照顾残疾的父母十几年,多么多美惨。这样的感动中国例子我是比较讨厌的,为什么他们那么惨社会没有帮助,而反而以孩子的孝顺作为大众的泪点。这里除了感动难道不应该有愤怒吗?也是是因为自己不能感同身受,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我是无法理解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总觉得离自己很远。
不过看完这章,也许应该改变一下这刻板印象,有机会再重新看看。没想到这个节目的创意来自陈虻,而它的制作过程在中央电视台又那么的独特。

13 我也是“80”后

看完这章,心中无比羡慕白岩松”80后”的大学生活。感觉他们好轻松啊,好丰富啊,好多乐趣。而我们,似乎大学就在忙忙忙,身边的学生玩的也少、做作业的时间占去太多了吧?!而且感觉没有那种活力,年轻人的折腾劲,很是沮丧。
听到白岩松是这样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听说广播学院有时间看闲书,考试容易过,顿时觉得是天堂,于是报考“,也是不禁哈哈大笑。

14 成长的营养:好听的好看的

白岩松分享了成长过程中影响他的书、电影、音乐,也是选择部分记录下来,有时间自己看看。

15 谁,影响并且改变着我?

也许自己赶着看完这本书,也许白岩松结尾篇章写的就是草率,觉得后面两张不如前面的精彩。

相比柴静的《看见》,对每个采访更加详细的描述。而白岩松《幸福了吗》描述的几乎都是中国的大事,我不了解但都是听过的。

越看书,越发觉自己懂的太少。

PS:原来在网上下载了此书的pdf扫描版,快看完的时候发现kindle商店才几块钱。。真后悔没早点买!

买衣服如何看尺寸

继双十一疯狂剁手后,领快递便是每天最烦人的事情。吃晚饭的时候,顺丰居然让我去取快递,可见双十一的确物流压力很大。拿到优衣库的白色运动开衫,却发现自己买的是L。为什么呢,看到160/88A/L才想起来。原来当时有两个选择,160/84A/M和160/88A/L,考虑到自己身高164cm,平时买的都是165/M的衣服,就选了大的。果然,穿上之后袖子和肩宽都还好,胸部和腰部太宽松了!

服装尺码是个坑

由于双十一抢购比较冲动,而且自己其实也不记得自己的身材尺寸,只记得我都穿M,而boj上衣穿M裤子穿L的…而且平时自己大都是去实体店买衣服,毕竟之前网购衣服少有成功的。于是打算测测身材尺寸,要测哪些数据呢?去服装尺码信息里面找吧。发现,服装尺码这真是一个大坑。

(1)不同的品牌的尺码都不一样

比如茵曼的一件毛衣,只有S,M,L,XL之分;而优衣库的衣服155/80A/S算是详细的。我猜也许越大的品牌,衣服尺码信息会越详细吧。也许与面对的群体有关,国际品牌国内外的尺寸不可能是相同的。

还有,比如优衣库上衣:从165/84A/S开始,而GAP从170/84A/XXS开始,所以GAP的XXS比优衣库的S还小。GAP的S是175/92A/S,而优衣库是170/92A/M,所以GAP的S比优衣库的M还大…于是觉得自己双十一买的10件衣服(3件买完就打算退款)75%是需要退换的…以后还是把自己的身材尺寸记清楚再买衣服。

(2)同一品牌标准也不统一

看了优衣库裤子的尺寸后,发觉更不靠谱。我买的三条优衣库裤子居然有3套不同的尺寸标准:170/95/M,170/80A/M,79(170/78A),完全看不懂这里的95,80A,79,78A表示什么。

(3)网上信息缺乏、混乱

于是上网搜衣服尺码的信息,有的说到中国服装尺码标准(国标),却除了名称也找不到更多的信息(比如百科词条)。大家的解释又不统一,所以到现在还看不懂这些尺寸数据。有一说法,衣服尺码165/84A/S,这里84是指胸围(上胸围还是下胸围呢?),而A是指胸腰差(而不是罩杯QAQ)。但是也没找到关于胸腰差的标准尺寸表示。

  1. 特别申明:我买的10件衣服里,7件是给男票买的,3件才是自己的。因为给男票买的衣服不需要自己付钱…

如何测量身材

考虑到服装尺寸如此不靠谱,光看S,M,L很容易就买坑。所以还是乖乖量好自己身材的尺寸并且铭记于心,每次对照衣服后面的尺寸信息来选择吧!那么,如何测量身材的尺寸呢?

一般服装详细信息里会说到,以净体尺寸为准。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测量教程:淨體尺寸的測量方法

看完吓尿了,原来体型的测量不能自己测啊,需要他人帮忙测。真是非常地讲究,讲义也非常详细,强烈推荐。之后还看到一个,服装尺码指南的贴子,再挖下去就要理解不能了,太复杂了。不过核心思想是:

為了選擇適合您的尺碼,正確測量您自身的淨尺寸和知曉商品的成衣尺寸極為重要。

 

关于尺码的疑惑

于是到最后还是有很多服装尺码的问题没有解决,虽然知道牢记身材尺寸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也许之后看看这方面的书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 上衣尺码表示160/84A/M中,胸围84是上胸围还是下胸围?A是不是胸腰差?胸腰差的标准表示是什么?(比如A:12~16cm)
  2. 裤子尺码表示170/95/M,170/80A/M,79(170/78A)中,95,80A,79,78A分别表示什么?
  3. 国内服装主要是遵守服装尺码国标吗?国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服装尺码表示160/84A/M中,M是表示中号还是偏瘦,M是对160/84A的粗糙描述(中等大小),还是对160/84A的补充(身材正常,因为160的人可能身材偏瘦)

这真不是一个衣服凭身高买的世界…总之买衣服的经验还是靠积累,也需要积极学习。

开脑洞:服装自动搭配软件

在记录多件衣服尺码对照的过程中,突然想到可以搞一个服装自动搭配软件。把自己所有的衣服裤子鞋子款式颜色尺码信息都录入到个人服装数据库,然后根据一定的算法,每天自动生成推荐的服装搭配。这样就不需要每天思考穿什么而浪费时间了!至于一定的算法,是基于个人穿衣风格、喜好颜色,系统里还可以有现成的穿衣风格可以供选则。还可以基于特定场合,比如婚礼、聚会、会议、约会、运动等等。

从《看见》里看见

这是《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一次作业,一篇读书笔记。因为自己这学期也没看几本书…就写了开学初看的《看见》。

从《看见》里看见

向你推荐一本书,柴静的《看见》!

这本书我看了两个多月,一方面书的确很厚;另一方面,这本记录十年经历和成长的书,我得慢慢看。看完一个月后的现在,书里的很多内容我都忘了,甚至看标题也不知道这一章讲什么。但我觉得,这本书给我影响是深远的,它——是一个起点。

《看见》,第一次让我走进新闻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理想,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Continue reading

租房的烦恼

现在才稍微清醒一些。

前面特别困,租完房子出来的时候,很沮丧,思维混乱,一点儿也不开心。一种“莫名其妙”自己就租了一套公寓,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啊!!!好烦,不想要,不不是这样的……

总之,这件事上自己也算是处理的非常糟糕。从头说起吧!

想租房

大概是这学期开始,租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想租房的主要原因是:

  1. 寝室有时候比较吵,因为舍友们作息只要不同步,必然会有人打扰到其他人的休息;也有舍友在寝室看综艺节目、电视剧什么的外放声音,被迫听这些也烦的;还有舍友她们老爱不关门不带钥匙,因为我的床位靠门,只要睡午觉门开着,外面的噪音的放大好几倍,而且冬天也冷,每次敲门让我开门也很烦(而且她们还一副你的义务的样子,和她们交涉以后我不经常开门了)
  2. 其次就是宿舍晚上断网断电,有时活干不完就很麻烦(但是活动室可以刷夜也挺不错的),不过半夜洗澡也不方便,就算有热水也会吵到别人,还不能吹头发;
  3. 另外就是私人空间,在寝室打电话给家人吧,打扰到别人也不太好,有些话也不好意思说。
  4. 最后住寝室,洗澡堂卫生间条件也不太好,冬天去卫生间也挺不方便的。

归根结底还是寝室生活条件不太好。

但是寝室有哪些好处呢:

  1. 价格便宜,一年才1000元
  2. 地理位置好,在校内,离图书馆、食堂、教学楼都近
  3. 设备完善,有空调、暖气、洗衣机、阳台、桌椅,目前生活没问题

租房,房租

一直想出去租房,但始终停留在内心想法这个阶段。往往是偶尔舍友影响到睡觉的时候,向男票抱怨,就想出去租房。但租房本身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自己没有资金,我知道父母肯定是不会同意我出去租房(不同意的情况下是不会给我钱的)。所以自己一直想等到自己有稳定收入的时候再出去租房。

上次有一天晚上计划第二天早上6:00起来去学车,就准备11:00睡觉。结果已经和舍友说我睡觉了的情况下,她们还是继续嬉闹的一会,心生委屈就发了说说

“雷勇老师说的很对,大学时代什么都好,就是缺钱。没钱出去租房子,没钱去北京找男盆友”

缺钱一直是自己的烦恼,高中做物理竞赛去杭州培训那次,就因为缺钱情绪崩溃哭了一个晚上。那次和父母吵架,担心他们不给我去杭州培训的钱,物理老师都提前和我说好,如果我父母不给钱,他把钱给我。高中印象特别深刻,我妈老爱拿钱威胁我,也整天给我灌输家里缺钱的观点。比如高三生物老师说我需要补习,但我只去补习了两三次就放弃了,因为每次拿钱我妈妈就一副心疼不已的样子,搞得我非常有罪恶感,最后也觉得自己家并不具备补习的经济能力就放弃了。高二的古筝课也是这样,一次课150,老妈老爱用钱来衡量,表达出一种“你看一次一个半小时150元,你也就学到一点东西,不值得”的观点,最后因为和老师谈价钱老师不再找我上课了。

没钱很烦,高中就下决定要尽快经济独立。喊了这么久的空口号,也就高三毕业的暑假去北京实习一个月,此外还办过一两次补习班,翻译拿过一次稿费,申请项目拿过一次经费。大学以后,并没有任何收入,那天晚上想起来非常生气,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不是早就说要经济独立了吗,为什么没有任何举动?为什么现在还花着家人、男朋友的钱?!

合租,来的太突然

那天晚上发完说说,实验室的几个姑娘看到了,就一拍即合建了一个租房微信群。

第一次学姐提议去万能青年旅社租房。我们过去住了一个晚上,标准间一个月2900(两人),床位一个月1100(一个人),青旅的环境还可以,但是我嫌它周边太吵(虽说中隐于市有文艺小资氛围),房租也不算便宜,而且我想租的是单人间。

那次去看房,其实做决定自己也用了一个下午,因为不确定租那儿好不好,就提出现住一个晚上再说的建议。我是一个做决定很慢的人。常常需要思前想后好久,想不清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那天下午给男票打电话说看房情况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不租了,毕竟离自己想要的租房环境差的有点远。虽说,当天住了一个晚上觉得还蛮喜欢那里的环境。最后,我和她们说了自己的理由,就没租青旅的房子。

虽说这次没租青旅的房子,但还是有些收获的。就是对寝室的抵触低了一些,之前一直嚷嚷着要去租房,也没有行动,就更像是一种悲惨情况下的美好希望。这次真去看房,就觉得寝室还是可以住的,租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比如两人住一间还是得不到想要的安静)

第二次,大家提到去瀚海星座租公寓。昨天下午我去那儿看了看,物业说要联系业主或者中介才可以看房。我并不着急,而且男票这两天回合肥,所以我并没有去网上找租房信息。

下午,学姐说去看房,已经联系好了,不错的话她就定下来。我说不行啊,得大家做决定啊。租房这种事情,无论如何还是要自己去看的。于是和男票赶去看,中介和业主也都在里面。

一室一厅61平方米1600一个月,不算贵吧。就是户型有些不合理,一个主卧一个厨房餐厅,一个卫生间。虽说房子很大,但没有晒衣服的地方,一米八大床让房间变得很拥挤。如果合租的话,依旧是没有单人间。总之和我想象中的房子还是很不一样的。犹豫不决,我也不知道要不要租这个房子。学姐是希望租的。但我没想好,总觉得租房应该好好看好好挑,也不着急,所以我想多看一些房子在决定。

大家都在,他们问我的意见,我也总不表态。一时间要我做决定也想不清楚。拖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看合同,他们都在说这个房子的好处。我说过两三次我还想看看其他小区的房子再决定,但后来他们一再问我就这个房子怎样的时候说过一次行吧。然后学姐给她妈妈打电话,我想着我要告诉我父母吗,他们肯定不同意啊。又花男票的钱?不太好的,太不好了!然后就更加犹豫起来,到最后已经不想租了。

就在我在房间里思考混乱犹豫不清的时候,学姐已经给再给业主和中介付钱了。我依旧是很困啊,我希望他们停下来,我没想清楚所以不想这么快做决定,不是说不租这个房子,但是不要这么快啊,可以到其他小区再看看….没办法,很快学姐把合同签了,钱付了。一切搞定大家散伙之后,才意识到似乎自己没在合同上签字,当然我也没有拿到合同。

做决定与做事风格

总之,这房子租的太草率了……似乎自己的态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姐自己做决定,以及后面把手续什么都办的时候也没有问我。大概是两个人做事风格的不同吧。

她大概做事比较果断,而我总是比较谨慎。当然我觉得如果是合租,还是应该几个人充分交流后再一起做决定,至少合同上应该签两个人的名字。现在这样更像是她自己租了一套房。

写了这么多,头脑稍微清楚一点了。目前的情况,实在是觉得很抱歉,因为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和学姐的相处。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学姐合租,前面离开的路上终于还是表达出了自己并没有想清楚要不要租房。

目前的租房情况有什么不好的呢?

  1. 没告诉父母,就算告诉了估计他们也不同意。花男朋友的钱很不好!三个月的房租是2400+320=2720
  2. 没有我想象中的单人间。
  3. 感觉刚刚租的公寓,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改造(感觉那个户型很麻烦)。卫生等等都要巨麻烦的清理,购买家具等,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经历自己没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也有好处

  1. 不再断网断电断热水
  2. 可以和学姐一起合租

下一步怎么做呢?是把钥匙还给学姐,还是把一半房租给学姐?一方面觉得是被做决定了,另一方面觉得退出不太好。与此同时,自己还需要出去租房吗?还是从此打消租房的念头。

感觉分析到最后的结果,租新房子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好久没写博客了,这是“科技传播系-媒介概论”课,第一次作业的论文。我花了两天看 Henry Jenkins 的博客,然后提炼[到处复制粘贴]的论文。因为反正自己又没做什么研究,也没什么新的东西,中文的论文搜索结果乱七八糟的。这里有对应的论文演示PPT。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Jingning Zhang

Abstract

Henry Jenkins, who is the Provost’s Professor at USC, before which was the Director of the MIT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Program and the Peter de Florez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and summarizes seven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proposed by Henry Jenkins and discusses implications of the principles o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Keyword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Transmedia Extensions, Transmedia Entertainment, Media Franchises

1 Definition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s the technique of telling a single story or story experience across multiple platforms and forma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games, books, events, cinema and television.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reach a wider audience by expanding the target market pool, but to expand the narrative itself. [1]

As defined by Henry Jenkin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represents a process where integral elements of a fiction get dispersed systematically across multiple delivery channels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a unified and coordinated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Ideally, each medium makes its own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unfolding of the story. [2] The bold sentence is important for that it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 with Cross-media, which is always the same single contribution to a story presented in multiple channels. [4] There should not be a single source where one can turn to gain all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comprehend the whole story. [9]

2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Henry Jenkins has proposed seven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3].

2.1 Spreadability vs. Drillability

Spreadability referred to the capacity of the public to engage actively in the circulation of media content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and in the process expand its economic value and cultural worth. [3] Jason Mittell proposed a counterveiling principle, what he called “drillability”, which “encourage a mode of forensic fandom that encourages viewers to dig deeper, probing beneath the surface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a story and its telling. Such programs create magnets for engagement, drawing viewers into the storyworlds and urging them to drill down to discover more.” [6]

As Mittell suggests spreadability and drillability represen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experience. Spreadable media encourages horizontal ripples, accumulating eyeballs without necessarily encouraging more long-term engagement. Drillable media typically engage far fewer people, but occupy more of their time and energies in a vertical descent into a text’s complexities. [6]

2.2 Continuity vs. Multiplicity

“Continuity”, which in Henry Jenkin’s words, contributes to our appreciation of the “coherence” and “plausibility” of their fictional worlds and that many hardcore fans see this kind of “continuity” as the real payoff for their investment of time and energy. [3]

Multiplicity allows fans to take pleasure in alternative retellings, seeing the characters and events from fresh perspectives, which paves the way for us to think about fan fiction and other forms of grassroots expression as part of the same transmedia logic – unauthorized extensions of the “mother ship” which may nevertheless enhance fan engagement and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3]

For those franchises where there is a strong desire to police and preserve continuity, fan fiction can be experienced by producers as a threat, something which may disrupt the coherence of their unfolding story. Henry Jenkins emphasizes that there needs to be clear signaling of whether you are introducing multiplicity within the franchise, as well as consistency within any give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central storyline. [3]

2.3 Immersion vs. Extractability

At the Studio Ghibli Museum outside of Tokyo, there’s a fascinating exhibition on the history of motion pictures. Hayao Miyazki makes the point that immersion– the ability of consumers to enter into fictional worlds – wa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creation of the cinema and has fuele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subsequent media. [4]

Henry Jenkins discovers another principle at play, which he named extractability, that we can buy massive models of key characters, props, and settings from Miyazki’s films, or we can buy props and costumes which can become resources for Cosplay in the gift shop. This need for extractable elements has dramatically 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anime and manga. [4]

Immersion and extractability refer to the perceiv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media fiction and our everyday experiences. [4] In immersion, the consumer enters into the world of the story, while in extractability, the fan takes aspects of the story away with them as resources they deploy in the spaces of their everyday life. [4]

2.4 WorldBuilding

Transmedia stories are based not on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specific plots but rather complex fictional worlds which can sustain multiple interrelated characters and their stories. This process of world-building encourages an encyclopedic impulse in both readers and writers. We are drawn to master what can be known about a world which always expands beyond our grasp. This is a very different pleasure than we associate with the closure found in most classically constructed narratives, where we expect to leave the theatre knowing everything that is required to make sense of a particular story. [9].

The concept of worldbuilding seems closely linked to the earlier principles of immersion and extractability since they both represent ways for consumers to engage more directly with the worlds represented in the narratives. Particularly world building can raise the desire of audiences to map and master as much as they can know about such universes, often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charts, maps, and concordances. [4]

2.5 Seriality

In classic film studies, a serial creates meaningful and compelling story chunks and then disperses the full story across multiple installments. [4] A serial breaks down a story into chunks which are satisfying on their own but motivates us to come back for more. [8]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can be think as a hyperbolic version of the serial, where the chunks of meaningful and engaging story information have been dispersed not simply across multiple segments within the same medium, but rather across multiple media systems. [4]

2.6 Subjectivity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transmedia extensions. First may focus on unexplored dimensions of the fictional world, second may broaden the timeline of the aired material and third may be show us the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secondary characters. These kinds of extensions tap into longstanding readers interest in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multipl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the same fictional events. [4]

At heart, subjectivity refers to looking at the same events from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8] Transmedia texts often rely on secondary characters because it is too costly to bring the primary actors over to work in lower yield media like mobisodes and webisodes. Yet, we have a lot to learn about how to turn this into a strength by exploiting the audience’s desire to see through more than one set of eyes. [4]

2.7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refers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works made by fans become part of the transmedia narrative itself. [7] Henry Jenkins discusses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 structure of cultural attractors and activators. The attractors draw the audience, the activators give them something to do. Hardcore fans were motivated to create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or even without those invitations. [4]

Indeed, the discussion at Futures of Entertainment this year shows that producers were engaging with these fans, supporting, “harvesting,” or shutting down their own creative contributions. Yet, a central theme running through the conference centered on how these fan productions and performances might feed back into the creation of the commercial transmedia franchise itself. [4]

Summary

This paper has gone through Henry Jenkins’ seven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There is sure to be some overlap between these transmedia principles, while these principles themselves com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s the technique of telling a single story or story experience across multiple platforms and formats. Ideally, each medium makes its own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unfolding of the story.

We should treat the definition and seven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as the Creator’s Guide to Transmedia.

References

[1] Wikipedia: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media_storytelling

[2] Transmedia 202: Further Reflections, Henry Jenkins

http://henryjenkins.org/2011/08/defining_transmedia_further_re.html

[3] The Revenge of the Origami Unicorn: Seven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Henry Jenkins

http://henryjenkins.org/2009/12/the_revenge_of_the_origami_uni.html

[4] Revenge of the Origami Unicorn: The Remaining Four Principles of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Henry Jenkins

http://henryjenkins.org/2009/12/revenge_of_the_origami_unicorn.html

[5] The Complete Guide to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Gianluca Fiorelli

http://www.stateofdigital.com/complete-guide-transmedia-storytelling/

[6] To Spread or To Drill? , Jason Mittell

https://justtv.wordpress.com/2009/02/25/to-spread-or-to-drill/

[7] Transmedia Principles

http://transmediaexperience.com/transmedia-3/transmedia-principles/

[8] Transmedia Education: the 7 Principles Revisited, Henry Jenkins

http://henryjenkins.org/2010/06/transmedia_education_the_7_pri.html

[9]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101, Henry Jenkins

http://henryjenkins.org/2007/03/transmedia_storytelling_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