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阅读

《一九八四》读书笔记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它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说文学的代表作。

本书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面貌。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战争在永无止境的进行;社会主要有三类人:核心党员、外围党、无产者;政府主要有四个部门:和平部、真理部、友爱部、富裕部。极权主义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统治手段,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历史编撰甚至个人思想和因私,无不在一个有形和无形的“老大哥”的全貌严密控制之下。主人公温斯顿是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做着篡改历史的文字工作,却有着”打倒老大哥“的思想。他和另一个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爱情,并决定加入兄弟会——地下反党组织。最后却被伪装成兄弟会的核心党员奥勃良监禁在友爱部的监狱里,在百般折磨下温斯顿丧失了理性、情感、人性,因而被释放,最终被枪毙时,他意识到发自内心的对老大哥的热爱。

二十世纪,是政治恐怖的世纪,人类社会的一战、二战都发生于此。本书开始创作于1945年,大部分写于1948年,出版于1949年,也就是二战之后。本该结合历史来写这篇读书笔记,无奈自己对二十世纪的政治历史非常不熟悉。只好写写读完这本书以后,自己对一些概念的认识。

权力

在友爱部的狱中,奥勃良问温斯顿,“党为什么要当权?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奥勃良的答复是“党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只对权力纯粹的权力有兴趣。权力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所谓的权力,是控制人的权力。”

接着,奥勃良又问:”温斯顿,一个人是怎么对另外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奥勃良说:“说得不错。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光是服从还不够。他不受苦,你怎么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不是他自己的意志?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权力就在于把人类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你自己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粘合起来…但是,温斯顿,请你不要忘了,对于权力的沉醉,却永远存在,而且不断地增长,不断地越来越细腻。每时每刻,永远有胜利的欢悦,践踏束手待毙的敌人的快感。如果你要设想一幅未来的图景,就想象一只脚踩在一张人脸上好了——永远如此。 ”

我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权力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力量,去维持一个极权主义的统治?这种一只脚踩在一张脸上的快感,是不是人性的扭曲?不过对于权力的表现方式,却有了会心一笑的理解——觉得小时候父母、老师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无非也是通过施加痛苦和耻辱来实现的。

性、爱情、亲情

书中指出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的内在原因,这只是因为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何况对性生活剥夺造成的歇斯底里,可能转化为对战争对狂热和领袖的崇拜。为此,党要消灭掉性的快感,把性的本能消除掉,让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殖。于此同时,还要割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有计划地破坏家庭关系,教子女反对父母、侦查他们的言行,告密他们偏离正统的思想。因为,所有原来美好的情感——友情、爱情、亲情对党的统治都是危险的,党需要的仅仅是对党的忠诚,对老大哥的爱。这也是为什么用这个打动家庭情感的称呼来称呼老大哥。

如今,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然而还是有些人认为性是肮脏的,是不适合公开谈论的,包括我们的教育也在有意的回避性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性的本能与冲动是危险的,而禁欲有利于统治”的思想残余。

仇恨

去掉了人间美好的情感,仇恨是维持极权主义稳定的中坚力量。书中描述了 “两分钟仇恨”活动,党树立了一个仇恨对象:果尔德施坦因,人们被仇恨情绪激发的的狂热状态,”一种夹杂着恐惧和报复情绪的快感,一种要杀人、虐待、用大铁锤痛打别人脸孔的欲望,似乎像一股电流一般穿过了这一群人,甚至使你违反本意而变成一个恶声叫喊的疯子。然而,你所感到的那种狂热情绪,是一种抽象的、无目的的情感,好像喷灯的火焰一般,可以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正如,果尔德施坦因所著《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虚构的书)指出”对于党员,不要求他有私人的情感,也不允许他有热情的减退。他对简单乏味的生活所产生的不满,被有意识地引导到向外发泄出来,消失在两分钟仇恨这样的花样上“。

仇恨的力量是如此可怕,当这种狂热的情绪被引导、被利用将会无比危险。而这种建立在仇恨基础上的极权社会,将如何才能瓦解?

爱国、仇恨教育

9月份的时候,我曾去安徽博物馆(老馆)参观,一楼的”好人馆“一角是爱国教育专区。黑板贴着许多小学一二年级小朋友的手抄报,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真爱和平、缅怀先烈“、“我是抗战小英雄”、“不忘国耻“等,令我印象深刻。想起我小学的时候也接受爱国教育,也曾经积极加入少先队,但我们的爱国教育往往都是空洞的,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我想这些办手抄报的小朋友,大概也没有什么概念吧?如果你对历史缺乏了解,没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怎么会有真正的爱国情感?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浮于表面,一腔热情没地发泄罢了。

在极权主义下的社会,不仅从小培养爱国、爱党,还有青年反性联盟、少年侦察队,培养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性的抵制,以及培养他们监督父母言行、及时告密的能力。比如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就是因为说了”打倒老大哥的梦话”被小女儿告密,被抓到了友爱部的监狱里。

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需要谨慎的,尤其是当他们心智没有成熟,却对一切充满热情的时候。爱国教育要适度,仇恨和告密教育则完全是有害的。否则,青少年就可能成长为文革时的红卫兵,被一腔热血感染的失去理智,看不清自己做了什么,害了青少年,也害了社会。

新话,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需要。正如新话专家赛麦指出:“新话的全部目的是缩小思想的范围。 最后要是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在新话里没有词汇可以表达。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小。语言完善之时,即革命完成之日。” 好可怕的想法,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语言在社会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想起来似乎是这样,思考的时候是用语言的,如果没有了那些“反动”的词汇,这种思想真的就无从产生、无从表达、无从传播了吗?

有老师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连话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写文章了。岂不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话说不清,实际上反映的是心智状态的清晰度和轻重感的缺失。事实上,根据康德,所谓的天才,则更是要为那些(常人因缺乏语词而无法交流的)由理念引发的主观心智状态找到一种可以普遍交流的表达。”可见语言的重要性!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与去智化教育

书中多次提到“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温斯顿认为“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堆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85%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而实际上在极权主义社会,由于不受重视、无产者他们没有受电幕的监督、不需要学习新话、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繁衍生息,与党员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书中提到“无产者不宜有强烈的政治见解,对他们的全部要求是最单纯的爱国心,凡是需要他们同意加班加点或者降低定量的时候可以加以利用。即使他们有时候也感到不满,但他们的不满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他们没有一般抽象思想,他们只能小处着眼,对具体的事情感到不满。大处的弊端,他们往往放过去而没有注意到。”

这里总结的非常精准到位,我的父母家人他们的确是不关心社会上发生了什么,只在乎工作、家人以及自己的虚荣。他们是很安全的,他们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会给统治者造成一点儿威胁,就像书中描写的无产者那样。突然开始反思我们从小培养的爱国心是不是有被利用的成分。

无产者之所以不具备危险性,是因为“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觉悟”,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只有在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你必须给他们以较高的教育的时候,他们才具有危险性“。于是觉得,实行去智化教育的原因是为了巩固政权。

当温斯顿在读《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裘利亚睡着了,温斯顿认为“可以说,在没有理解能力的人身上,党把它的世界观灌输给他们是最为成功。最明显不过的违反现实的东西,都可以使他们相信,因为他们从来不理解,对他们的要求是何等荒唐,因为他们对社会大事不发生兴趣,从来不去注意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是由于缺乏理解,他们没有发疯。”仿佛在说我自己,或者我们这代人。

篡改历史,与捍卫记忆

《一九八四》中党的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真理部的工作,就是不停的修改历史,修改过去出版物中与未来不符合的地方。他们否定科学,认为”意识即一切“。过去,存在于记忆和记录当中。出版物上的记录修改了,人的记忆也可以修改,并称之为”双重思想“或”现实控制“。

历史真的可以篡改吗?当然不可以。但历史有被篡改的风险吗?的确有。随着年代的推移,那些见证历史的老一代逐渐消失,活下来的也可能吓怕,选择投降与保持沉默。那么如果这时有人有意扭曲历史、忽视历史,就很可能达到目标。捍卫历史,需要大家的努力,年轻人应该主动了解过去,老一代则应该把历史传递下去。

思想控制,从思想到情感都屈服

刚看完《一九八四》的时候有个疑问,首先我很惊讶奥勃良不是兄弟会成员,反正作为核心党员在监狱中百般折磨温斯顿。既然奥勃良早就知道温斯顿和裘利亚是思想犯,早就监视到他们幽会的行为,为什么要假装成兄弟会成员、并给温斯顿一本果尔德施坦因所著《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询问后得到的解答是,因为奥勃良一开始不清楚温斯顿的背景,不知道他们背后是否有人指使,所以需要摸清底细。至于逮捕了温斯顿和裘利亚以后,为什么不立即杀死,而是百般折磨,当他们从肉体上、精神上折服后,放了他们,最后不期枪毙。这是因为极权主义不制造殉难的烈士,他们在公审受害人之前,有意打垮他们的人格尊严。

烈士在社会上会有正面的力量,会被后人敬仰,会有更多怀同样理想的人继续他们的斗争。而这些从人格上被打垮的”思想犯“,没有人会记得他。当温斯顿同内到外屈服于党,热爱党热爱老大哥的时候,他会自觉的训练”犯罪停止“,已经从精神坍塌,甚至达到人性的扭曲。想起来,有次高中语文命题作文要求我们围绕”底线“作文。当时我毫无概念,还信誓旦旦的写我觉得不需要强调底线这个概念,很多人的底线都是说说而已。这次才明白,道德的底线是真实存在的,尤其在极端主义的折磨下,人的道德底线可能无限降低。

最后,译者在序中所说: ”《一九八四》这部表现二十世纪政治恐怖的极权主义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极权主义的兴衰而湮没于人类历史中的。” 而对我而言,《一九八四》将成为我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

《幸福了吗》读书笔记

本来11月10日还想写读书笔记,结果双十一凌晨剁手剁得睡不着…于是抛到脑后QAQ。上周末又忙成狗,于是就拖到现在。

  01 我在CCTV,是主人也是过客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新闻学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这一段,描述美国“9·11”事件中央电视台的沉默与失语:
一位中年女性很愤怒地推开我办公室的房门,手指颤抖着指向我的脸,“不是说只要有大事就能看到你吗?昨天为什么没有看到你?”

02 身在名利场

第一次听“名人”分享作为名人的特殊经历。被自杀啦,求合照签名啦,获得各种荣誉啦。这时要如何对待这样的“名”,内心的转变可能会决定未来的发展。而团队中要大胆发言还是附和,如何做一个既得利益者也会小启发一下我,比如在组会上更加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社团里是否给新人让了一些利。

03 让敏感的不再敏感

主要描述媒体在敏感事件面前选择公开,而不是遮掩。公开面对敏感事件会让事件变得不再敏感。不过他之前报道悉尼奥运会,我去悉尼的时候其实没想到2000年奥运会是在悉尼举行…而法XX,只在香港的时候遇到过。挺意外原来有些人只是把闹事儿做为职业,因为扮演一天的“法XX”爱好者有不少的经济回报。
“脱敏,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清晰痕迹,然而脱敏并不意味着就此麻木起来,什么都无所谓,放弃原则。”

04 中国病了

讲SARS在中国的发展传播过程,之前在柴静的《看见》里了解了一些,白岩松的是全局的描述,柴静的更多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加细节带入更多个人情感。
我想,有时候我们经历着一些事儿,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多年以后,我们看到一些人对这些事的见解,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经历着的是如此不平凡的事件。也是自己知识不足、智慧不够,无法对事件的影响与意义有着足够的认识,所以也是后知后觉。

05 我们都是灾民

四川汶川地震,当时学校里也组织默哀,记得自己负责去每天播广播,把眼保健操改成默哀。自己也很严肃的默哀,但其实我对汶川地震并没有概念。白岩松从一个成年人、媒体人的角度,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参与,也算是弥补我这部分了解的空白。刚刚下了《生死不离》听: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06 与泪水相关的故事

申奥成功的时刻我也是没有印象的,似乎小学课本上有一篇申奥的文章。看书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不爱国,不是说我讨厌这个国家,而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爱国、什么样是爱国。我也无法理解那些在中国梦演讲、清华特等奖答辩中,把个人升华到国家、说自己多么爱国是怎样一种表现。他们真的明白什么是爱国?总之我没有概念。不过看白岩松的书,我觉得他应该是真爱国的,爱国和社会责任感不同,因为国家和社会不同。再想起暑假在澳大利亚和Cassy聊天,抱怨中国种种不好,顿时觉得不好。当时整天想着细软跑,国内食品不安全、空气不好、大多数人追求事业、大家都活的好累。下次出国也许不会这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这个国家吧。

07 古老中国的成人礼

白岩松把北京奥运会作为古老中国的成人礼,“低调的爱国主义与高调的爱情主义”,“郎平赢球与刘翔退赛是两堂不错的公开课”,“媒体多了人性关怀,少了金牌崇拜”,“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奥运归奥运”这些也许我们没看出来的变化,我觉得很好,希望能够延续!就好比他认为要如何报道奥运:
“体育不只是竞技,更是人,是情感。奥运赛场,之所以让人牵肠挂肚,是因为这里有人,有情感,是人与人的较量,是运动员情感的世界,更是体育迷在观看比赛时的情感变迁。所以,抓住人,释放情感,与观众共鸣共振,错不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人神化,然后给他们过多的期望和要求,这样自然容易失望。把人、事儿都以平常心对待,就会少很多失望、恐慌、紧张,多一些理解、坦然、快乐。

08 十年“球事儿”

“我不看球,不玩游戏,不看电影,不听歌,不看小说…” 高中的时候差不多这样吧,现在看电影了,希望以后还能听歌、玩游戏。不看球所以不理解球迷的情感。

09 三进台湾 | 10 靖国神社与垃圾分类 | 11 美国,美吗?

这是“岩松看台湾”、“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系列节目的制作过程。突然想到自己出国玩耍,是不是也可以去采访一些当地的人、录一些视频、搞一些报道。暑假去澳大利亚是写英文博客,寒假去巴厘岛可以考虑写英文博客和中文报道。发到优酷和微博都可以,搞一个“静宁看巴厘岛”微信公众号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像最近流行的一些“创益”旅行一样,策划一些调研,用一个月时间最终完成一件事儿,也很不错。
当然,这三张通过白岩松的经历了解了台湾、日本、美国的一些情况。以及跨国合作一般需要与对方的媒体合作,以及获得双方的政治支持。

12 感动,有没有用?

我原来是不喜欢“感动中国”的,自己看的也不多,也许也看哭过。但后来觉得他们老是挑一些极端的例子,也许自己比较讨厌那种夸张的孝、过分的勤,比如某个孩子每天辛辛苦苦照顾残疾的父母十几年,多么多美惨。这样的感动中国例子我是比较讨厌的,为什么他们那么惨社会没有帮助,而反而以孩子的孝顺作为大众的泪点。这里除了感动难道不应该有愤怒吗?也是是因为自己不能感同身受,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我是无法理解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总觉得离自己很远。
不过看完这章,也许应该改变一下这刻板印象,有机会再重新看看。没想到这个节目的创意来自陈虻,而它的制作过程在中央电视台又那么的独特。

13 我也是“80”后

看完这章,心中无比羡慕白岩松”80后”的大学生活。感觉他们好轻松啊,好丰富啊,好多乐趣。而我们,似乎大学就在忙忙忙,身边的学生玩的也少、做作业的时间占去太多了吧?!而且感觉没有那种活力,年轻人的折腾劲,很是沮丧。
听到白岩松是这样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听说广播学院有时间看闲书,考试容易过,顿时觉得是天堂,于是报考“,也是不禁哈哈大笑。

14 成长的营养:好听的好看的

白岩松分享了成长过程中影响他的书、电影、音乐,也是选择部分记录下来,有时间自己看看。

15 谁,影响并且改变着我?

也许自己赶着看完这本书,也许白岩松结尾篇章写的就是草率,觉得后面两张不如前面的精彩。

相比柴静的《看见》,对每个采访更加详细的描述。而白岩松《幸福了吗》描述的几乎都是中国的大事,我不了解但都是听过的。

越看书,越发觉自己懂的太少。

PS:原来在网上下载了此书的pdf扫描版,快看完的时候发现kindle商店才几块钱。。真后悔没早点买!

从《看见》里看见

这是《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一次作业,一篇读书笔记。因为自己这学期也没看几本书…就写了开学初看的《看见》。

从《看见》里看见

向你推荐一本书,柴静的《看见》!

这本书我看了两个多月,一方面书的确很厚;另一方面,这本记录十年经历和成长的书,我得慢慢看。看完一个月后的现在,书里的很多内容我都忘了,甚至看标题也不知道这一章讲什么。但我觉得,这本书给我影响是深远的,它——是一个起点。

《看见》,第一次让我走进新闻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理想,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Continue reading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

这本书,从 2014.11.28-2015.2.12 前后拖了两个多月才“看完”…

总评

感觉这本书说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更像是Paul Graham的吐槽文。他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观点”,然后各种论述为什么他的新观点是对的,常常很罗嗦…如果你平时比较喜欢主流路线,可能这本书可以洗脑;如果你平时比较叛逆,那这本书在你看来“哈,这一点我之前没想到!”,”额,我也是这么想的…“。

感觉适合茶余饭后闲着没事翻翻,毕竟也没有什么”干货“,都是作者主观表述,不过经常有些非常黑的表达…

不痛不痒的部分

首先我很讨厌这本书的第一章,【1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他们的心思在别的地方】,因为我觉得“啊,他说的我都懂啊,不痛不痒的…好啰嗦”。

接下来【2 黑客与画家:黑客也是创造者,与画家、建筑师、作家一样。】也一样,无非就描述了写代码好比创作,黑客和画家是相似的。却花了好多篇幅论证。

把这两章放在前面直接导致我看的很慢…没什么兴趣

鼓吹 Lisp 部分

最后部分好几章都在鼓吹 Lisp 语言,基于自己的水平太低,不仅对 Lisp 不了解,而且没有一门熟悉的语言,实在是没有判别能力来看 Paul Graham 对 Lisp 语言的评价。而且对语言的评价因素也不了解,所以 14 章直接翻翻就过去了。

【13 书呆子的复仇:在高科技行业,只有失败者采用“业界最佳实践”。】

【14 梦寐以求的编程语言:一种好的编程语言,是让黑客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语言。】

【15 设计与研究:研究必须是“新”的,而设计必须是“好”的。】

有趣的部分

【4 良好的坏习惯:与其他美国人一样,黑客的成功秘诀就是打破常规。】

【5 另一条路:互联网软件是微机诞生后的最大机会。】

【6 如何创造财富:致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创业。】

刷新我对财富的态度:“财富是创造出来的,财富的总和不是固定的!!”

【10 编程语言解析:什么是编程语言?为什么它们现在很热门? 】
【11 一百年后的编程语言:一百年后,人类怎样编程?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这样编程呢? 】
【12 拒绝平庸:别忘了你的对手与你一样,能用任何想用的语言编写互联网软件。】

这几章让我开始思考对待编程语言的态度,感觉高度不一样了。进而反思,学校教C语言,学生大部分是时候是在专注它的细节,怎么把代码写对…而很少会去思考语言本身,它的设计怎么样,语法怎么样。

还有一个就是对互联网软件的概念。

其他比较奇怪的部分

【3 不能说的话:如果你的想法是社会无法容忍的,你怎么办?】

这一章有些讽刺,自己之前是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也许有部分参考价值,不过我现在貌似不是很关心这个…

【7 关注贫富分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危害,会不会没有我们想的那样严重?】

这章提出了对贫富分化的新观点。。。

【8 防止垃圾邮件的一种方法:不久前,许多专家还认为无法有效地过滤垃圾邮件。本文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

原来垃圾邮件的过滤器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开始阅读 截止阅读
浪潮之巅 吴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2011年11月第5次 2014-9-23 2014-10-29

浪潮之巅这本书是在李博杰的推荐下开始看的。

关于作者:吴军

书籍目录:百度词条-浪潮之巅(和我看的版本是一样的)

内容回顾

从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花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介绍各个互联网公司,准确的说是曾处在技术浪潮之巅的公司。介绍了它们的兴衰历程,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主要在书籍的前半部分)我一直觉得看的都是各种令人伤心的故事,而且公司看多了那些故事就记不清了,大概记住了这个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曾经多么辉煌…所以,介绍公司这部分我不是很感兴趣(虽然第一次知道一些公司的过去也是蛮好玩的)。

除此之外,本书的另一半篇幅则用于介绍:计算机工业生态链、硅谷、风投、信息产业规律、斯坦福、投行、商业模式、互联网2.0、金融风暴冲击、云计算、下一个Google等内容。这部分偏向于总结出规律性、提到与商业的联系,我觉得正是本书出彩的地方。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

我会谈一谈我对每次浪潮的看法,对上述每个公司的看法,以及对其中关键人物的认识。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也要提到间接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风投(Sequoia) 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 (Goldman Sachs) 等等。

而作者在后记中再次提到:

我用心去了解商业的规律,本意为了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让我管理的基金投资有好的会报,更重要的是让我一生的时间投资有效。对我来讲,时间才是我最大的财富,我要把它投到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地方去。经过我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对个人来讲,看清楚浪潮,赶浪潮,便不枉此生。

这便解释了本书为什么如此关注商业,并且书名为什么叫做“浪潮之巅”。

收获、联想

看完这本书自然是知道了很多公司的黑历史,算是被科普了一些互联网领域领域的常识,用李博杰的话来说作为谈资是没问题的…(聊天嘛)。

1.公司

其实我以前从来没考虑过将来进入公司工作…(额,之前总想着搞科研…),也是暑假进入果壳实习之后才开始慢慢了解公司的运行。这本书更是加深了我对互联网公司的了解,比如:

  • 我们以后还会多次看到,当一家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权时,它的长期发展就会有问题
  • 一个公司创始者的灵魂常常会永久地留在这家公司,即使他们已经离去。
  • 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以后,就不用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
  • 一个风投公司要想成功,光有钱,有眼光还很不够,还要储备许多能代表自己出去管理公司的人才。这也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比小投资公司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前者手中攥着更多更好的管理人才。

2.创业和风投

在【第11章:硅谷的另一面】中花了较大篇幅提到创业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创业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一家小公司想要成功,必须具备很多条件,从创始人到团队、从技术到商业模式、执行力判断力、外部环境还有好运气。(具体看185页)而想要在创业时有高回报:

要做到高回报必须首先选对题目。 其次,创业的题目不能和主流公司的主要业务撞车。 除此之外,一个好的题目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这个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Leverage) 2.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3.必须具有革命性。

一个月前看到创业和团队管理的内容,我都会想到字幕组管理是否合理和MOOC进中学项目是否具备这些条件。甚至联想到果壳万有青年养成计划主办方和计划发起人有着类似风投公司和创始人的关系。

风投是新兴公司的朋友和帮手,因为它们和创始人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通常也有利益冲突的时候。

看到红杉资本对创业者、创业公司的要求就更有感触了,顿时就联想到MOOC进中学项目文案的事情,原来项目文案应该这样写…

找红杉风投前,创业者要准备好一份材料,包括
1.公司目的(一句话讲清楚)。
2.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尤其要说清楚该方法对用户有什么好处。
3.要分析为什么现在创业,即证明市场已经成熟。
4.市场规模,再强调一遍,没有十亿美元的市场不要找红杉。
5.对手分析,必须知己知彼。
6.产品及开发计划。
7.商业模式,其重要性就不多讲了。
8.创始人及团队介绍,如果创始人背景不够强,可以拉上一些名人做董事。
9.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想要多少钱,为什么,怎么花。

公司目的、产品介绍,都要做到一句话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应该记住。

3.计算机行业规律

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

  • 摩尔定律
  • 安迪-比尔定律
  • 反摩尔定律

信息行业的规律性:

  • 70-20-10律
  • 诺威格定律
  • 基因决定定律

4.硅谷的摇篮——斯坦福:

这一章对我也有较大的启发,按书中所说,斯坦福和工业界的联系会比其他大学紧密一些:

其实和工业界保持联系,并且为工业界做研究,对于创业者来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潜在的好处对于年轻的学生,甚至比对于资深的教授们更明显,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

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开放”是斯坦福的“本”,而厂校结合是它的“用”。后者保证了大学开放校园的具体实施。

年轻的学生最有益的校园环境就是那种最贴近今后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在斯坦福的岁月里学习到的社会知识比课堂知识对自己的一生更有帮助

斯坦福为硅谷输送人才,这样的互利模式的确不错。

5.金融、商业和科技

第13章 讲述风险投资是创业公司幕后英雄,而第16章则讲述了华尔街的贪婪,介绍了美国的金融体系,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等等。正如文章第一部分所说,商业模式、金融体系、资金运作等等对科技公司(进而对科技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这部分我自己没弄清楚…就不多说了

 

推荐阅读章节:

第11章 硅谷的另一面

第13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第15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第16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第17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吐槽笔记

边看书的时候有记一些笔记,吐槽在这些地方…

豆瓣读书:我对《浪潮之巅的笔记》(我想知道豆瓣有没有客户端可以记笔记)

涂书笔记:《浪潮之巅》(涂书笔记居然是百度家的…)

现在看来,边看书边吐槽的笔记还是挺有帮助的,可以让我快速回想起本书的内容。

外界评价

这本书的评价比较多,我看的是第一版(豆瓣链接),被吐槽错误非常多…不顾这本书对我相当于接触一个新领域,我并没有察觉出有哪些不严谨的地方。

而知乎这个问题:如何评价《浪潮之巅》这本书(周筠的回答)更是内容丰富,引出了一堆外链。

我还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读书笔记:

由于我之前完全不了解互联网行业,因此读完这本书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推荐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最后,这本书是从LUG书库借的,欢迎大家来LUG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