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周荣庭老师交流了一个小时后,我觉得自己已经决定转科技传播系了。是啊,这是第二次联系学业指导老师,每一次都是和老师聊得很欢畅,当然上次我说的更多,而这次基本上是听周老师介绍。上一次是莫名其妙走流程而申请了学业指导老师的沟通,这次是自己想摇摆不定要不要转科技传播系,然后在一个小时的沟通中,周荣庭老师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的想法在交流中不断得到肯定。
上周开始觉得自己也不想转计算机学院,然后一两天后自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然后我担心科技传播系在学校不受重视,给不了我想要的资源和平台。
这篇博客主要说下这件事吧,为什么我一开始不想学物理,之后想转计算机,最后又决定去科技传播系。
为什么我选择物理(物理竞赛的故事)
在我不长的十几年中,两次选择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次是初三选择保送学校,第二次高中选择自招(清北)还是MOOC(科大)。初中及以前我一直是小地方的学霸,就是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那种,而且我认为学校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理所当然好好学习,好好做作业、刷卷子、写复习提纲。
初三选择保送学校的时候,父母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决定——从初一开始他们就告诉我,要以保送福州一中为目标好好学习。以至于每次考试我们(我和班主任)都很在意成绩,在意自己的分数够不够“保送福州一中”。可是到了初三选择考哪所保送学校的时候,他们因为不想让我离开家里、或者以为福州一中对外来生不好、又或者认为我异地去学习不会有好成绩,各种软磨硬泡不让我报福州一中。我当时当了很久墙头草,各种摇摆不定,学校家庭两边施压,迷茫哭泣好长时间。最终我屈服了家庭,也许也是因为自己觉得宁德一中更好考,自己可以少准备一下(结果宁德一中保送结果比福州一中晚出来一个月,等待成绩的日子真是虐死人了。三年后也是这样,于是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总爱在危急时刻选择第二选择,不喜欢挑战?)。
保送考试之后一直到初三暑假我都很迷茫,仿佛是阶段性学习的结束,让我不知道做什么。我开始觉得我那么努力学习,不是因为兴趣。而只是自己一直以来学习成绩良好,带来各种虚荣、各种福利,让我继续追求好成绩。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初三一个暑假都比较低沉,后来看了一本《爱因斯坦传》,觉得物理好神圣,研究宇宙的意义,或者搞科研大概能让生命足够有意义吧?要不然自己就做这个?
在家长的逼迫下,初三暑假就开始自学高中物理课本,而因为想把未来的人生投入物理科研当中,我高中很自然的做了物理竞赛。
关于物理竞赛,又是很长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梦想成为物理学家,然后想通过物理竞赛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于此同时,物理竞赛如果保送可以不用参加高考。小学和初中对考试、成绩的追求已经让我很厌烦了,高中我变成学渣,我讨厌考试也觉得课内的学习好多都是无意义的。我想通过物理竞赛来摆脱高考,然后自己的确很开心的做了两年多物理竞赛。
到现在回忆起来,我也很庆幸自己做了物理竞赛。并不是说那样去刷题很值得,而是我感谢它给我生活带来的变化。因为做物理竞赛,外出培训,也与许多外校的同学联系。了解了不一样的学校教育,意识到我们学校的教育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因为物理竞赛,可以翘课在家自学,有很多自己的时间,虽然这本不该是物理竞赛的一部分。我一心想着保送,同时也抵触学校的应试教育,所以我非常冒险的选择了无视高中课内的学习,比如彻底不做作业不听课翘课半年之类的。想起来也是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给自己提供的那么宝贵的自由。在物理竞赛获得的自由时间里,我看TED、网易公开课,刷人人网提前了解(片面的)大学生活,TED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想转变。最后物理竞赛拿个省16名也是非常应得的,因为后期自己并没有好好准备考试,而是看一堆不相关的东西,或者不会考的物理知识。在那两年里,刷了很多物理竞赛题,也看了一些大学物理书,虽然现在自己忘的差不多了,我自己积累了很多物理竞赛笔记、题型总结之类的。我觉得自己没有太颓废,而且当时的确对物理感兴趣。
之后就是没有保送成功,回到学校准备高考。因为高中翘课太多,要补好多基础课程,但是自己讨厌刷题讨厌应试,所以最后拿到了科大一本线(试点学院)协议,就选择去科大。为什么选择科大?因为一直以来我想学物理,而且据我了解,科大的物理学院在全国前三,而我自己的水平估计考不上清北,所以选择物理才选择科大。另外一方面,我选择科大就有半年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刷题准备高考的半年。
对,这是第二次对我有比较大影响的选择。仿佛回到三年前,我又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高中的三年里,我已经把父母的影响减到最小,因为初中那次选择,让我开始反感父母对自己的支配权,于是慢慢的彻底不让父母干涉自己的决定,从而自己获得尽量多的自我选择的权利。这次选择,只有学校单方面施压,希望我努力准备高考准备自招,没准能考上清北。我在一个多星期的摇摆迷茫之后,觉得自己内心是希望选择半年的自由时光来换取考上清北的可能性(出卖大学四年来换半年啊喂!)。回头看自己的决定,那半年时间的确支配的不错,自认为很值得。最后高考超常发挥,却没有好好选学校,继续来到了科大,也许这个才是不对的地方。因为我认为,自己不适合科大,而那个人生第二次重大选择并没有错。
果壳改变人生(2014年的经历)
选择科大以后,我先是学习MOOC而跑去做了字幕组,组织翻译了[How Things Work1],并因此跳入字幕组大坑(然而只做了半年),后来又组织字幕组翻译[Crash Course]。然后是去学习了几门MOOC课程,我自己学得很尽兴,同时也向周围的人宣传。高三下学期好长时间,我一直都在思考中学教育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教育需要很大的改变。
高三暑假,因为是MOOC的重度用户,并且凭借字幕组经历、对MOOC的热爱、高中生的眼界和勇气,投MOOC学院实习生的职位,孤身去北京面试,然后一边住青旅一边站在果壳实习。我觉得自己当时真是充满了勇气。
去果壳实习,也曾有过对杂碎工作的厌烦,但更多的是进入一个公司的学习。我很喜欢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大会、每周姬十三姚总问答,还有许多有趣的员工活动,比如看片会、内部演讲等等。
在去果壳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长大后会去公司实习,也许因为小时候没什么见识,所以一直以为自己长大后是当一个老师或者科研人员什么的。去果壳实习之后,让我了解了公司工作的一些小的方面,当然一个月的实习并不能有足够的认识,但也足够颠覆我自己之前的看法。公司的运营、员工的福利、工作规定、员工入职离职手续、HR面试挑人等等,都是我之前从来不知道的(当时我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工作不是上课,到底应该是每天干完活就可以干自己的事情,还是必须一直干活到下班,即使没干完也可以下班?也就是任务驱动还是时间驱动)。
后来回科大上课以后,特别是军训,从“社会”上回来的我,特别不适应。大一上学期参加的[果壳万有青年养成计划]是我最后一个社会活动,花了一些时间(比不上谈恋爱多,但应该也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说最后是因为科大的学习,特别是大一下学期开始,让我感到负担很重,我不再做字幕、不再学MOOC,最后连MOOC进中学也几乎停止了(好在万有计划已经完成!)。高三下半年过得自由自在,做的事情好像都取得了一些成果(或者说自己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过的很开心),回到科大以后学习生活似乎不如意,正如听完姬十三高校演讲之后我写的新闻稿,那感觉像“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为什么想从物院跳CS(技术改变生活)
为什么想转计算机学院呢?
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离开物理学院。经过高三下半年的经历,我发现(1)自己对物理应该没那么感兴趣(否则为什么这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接触物理),同时大一上学期的杨维宏力学课让我觉得非常枯燥,也许因为竞赛的时候学过好多遍了,而且这门课除了做作业就是做作业,并没有有意思的部分,因为做竞赛让我对刷题产生强烈的厌倦,(2)我怕我学物理还要刷很多题。其次我摆脱了之前的中二思想,(3)不再认为搞科研是“神圣的”、“伟大的”,这不能成为你从事它的原因,我觉得它就像其他职业一样伟大,科研工作者也想其他行业的人们一样值得尊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搞科研,需要你对科学纯粹、疯狂的热爱,而这一点我没有。另外还认为(4)科研离生活太遥远了,似不乎能给生活带来直接的影响,而刚刚离开家的我,对生活比较关注。
那为什么选计算机专业呢?(1)我觉得我有很多想法,那些改变生活的想法,需要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专业能够提供给我需要的技术。其次,高中的时候我简直是计算机小白,而2014年我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掌握有很大的进步,(2)对我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我很有兴趣去了解。当然,(3)转计算机还受到LUG的影响,而且是不小的影响,因为来科大以后,LUG是社交圈的很大一部分,身边都是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人。还有其他原因,我在上学期看了《浪潮之巅》和《黑客与画家》,(4)我很欣赏黑客精神,自由、分享、合作,喜欢他们的高效合作方式和对世界带来的改变。(5)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生活,我觉得计算机专业更可能让我获得自由职业?
为什么放弃物理:
- 自己对物理应该没那么感兴趣
- 我怕我学物理还要刷很多题
- 不再认为搞科研是“神圣的”、“伟大的”,这不能成为你从事它的原因
- 科研离生活太遥远了
为什么选择CS:
- 我觉得我有很多想法,那些改变生活的想法,需要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专业能够提供给我需要的技术。
- 对我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我很有兴趣去了解。
- 转计算机还受到LUG的影响
- 我很欣赏黑客精神,自由、分享、合作
- 我希望自己能够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生活,我觉得计算机专业更可能让我获得自由职业?
我觉的最后一条是最关键的,我目前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但是我想要尽量多的自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CS这么好,为什么要弃理从文?
这里不得不谈到我的现状以及科大的计算机学院。可以说科大几乎所有专业都是“为科研做准备的”。科大的计算机学院偏理论,与工业界脱离比较远,而且计算机学院的课程质量据说也比不上MOOC。这学期我的课程几乎是按照计算机学院的来选的,但是,我居然有三门数学课!还有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2的课程也让我觉得一般般,没有感兴趣。
我目前的情况是这样,这学期被课程虐得焦头烂额,好几门课半期考成绩都在及格边缘。我依旧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这种以考试驱动的学习。我在编程方面也毫无优势,身边的同学技术都很好。然后,科大所谓的打好扎实的数理基础占去了我太多时间,尽管学的渣,学习缺乏主动性,但我还是觉得花时间学数学算积分十分浪费我的时间。而且我以后也不打算做科研,所以我不需要那么多数理基础。姑且算做因为这学期多变量微积分作业太多导致不想学数学的心态吧!上次逃离算是,杨维宏力学课作业太多(他说课后作业全都要做)导致逃离物理…文科大法好,文科不用学数学!
说正经的,我是觉得科技传播系的课程和理念和自己的兴趣更加吻合。从我高三下半年的误打误撞,做了很多事情都和科技传播系的方向相关。我想改变教育,我的确非常想改变中学的教育现状,我也非常认同果壳的科技有意思、宣传先进生活理念的观点。希望做些改变生活现状的小事。
总结起来就是:
- 科技传播系的课程和理念和自己的兴趣更加吻合
- 在这个系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底层的知识。(比如算积分和poj上面的题目)
- 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我目前有一些积累,未来也会有很多创造
- 目前学习太渣了,学习太被动了。
总结一下我和周荣庭老师这次交流的要点吧!
- 为什么科技传播系目前没有大一的学生?
2014年科技传播系没有招生,所以现在科技传播系没有2014级的学生。本次大一下学期全校性选专业并不能转进科技传播系。原因和中国科学院科大今年开始招本科生有关,大概是学校对这个专业不重视,同时招生老师不够,所以就干脆不招生了。如果我要转到科技传播系,只有大二下学期才可以分流进去,大三才可以到科技传播系学习。
- 科技传播系都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是数理基础课、传播学、计算机方面、语言类课程。但是老师说了,课程不重要,主要是做项目。
- 科技传播系目前有哪些项目?
有做电子教材,在线教育平台搭建和运营,公益NGO20,也有给Nature做封面,中小学科学教育,以及与CCTV9合作的科学纪录片。
- 有什么实验室?
有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终身学习实验室,知识管理研究所
- 毕业生做什么?
毕业生有去创业的,做科技媒体传播的,项目经理的等等。
- 科技传播系能够提供什么机会?
如果我要转系,大二的课程可以由周老师、董老师和我一起安排,可以进入实验室一起做项目,也很乐意我们提出自己的项目。同时也会设立奖学金等。
- 对你转专业,家长和舍友怎么看?
似乎老师有些意外大一从物院转出来,其实我觉得转专业很正常。我不喜欢那种本科读物理想的却是研究生读经济,我觉得你现在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学什么啊。不要浪费时间啊,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十分宝贵,我们应该学习最想学的东西。就像宣世贵老师说的:“学习,是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深度”。还问了我自己对文科有没有偏见,其实我觉得…文科理科何必分那么清。我觉得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才是重要的,专业只不过是帮助你更好得学习的。而对什么感兴趣,以及未来自己会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自己需要一直去思考去尝试的。如果哪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常常苦恼这个问题),自己所做的事情既能获得正面反馈,又能让自己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很值得也很幸福。
根据周老师的介绍,我对他们的方向的确比较感兴趣,于此同时也可以继续做MOOC进中学,翻译有趣的科普视频,做一些有趣的科技传播等等。而且根据他的描述,进入科技传播系我应该能够很自由,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学习,他也表示大学成绩不是关键,主要还是要对专业方向有兴趣、能够主动的学一些东西。同时也吐槽了科大重视数理基础,导致很多学生学不好数理基础课而自信心被打击,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比如我….)。
我以后的打算?
周老师也说我之前的那些经历很好,如果我打算进入这个领域,应该对未来的几年有一个方向性的规划。其实我最近觉得,我以后做一个前端工程师也很好嘛,这个本来也不是矛盾的。目前可以预见的基本上是接下来不要参加全校性选专业了,下学期一方面选择个性化学习和科技传播系的老师一起安排课表,另一方面加入他们的实验室做项目,毕竟科技传播系项目比课程更重要。如果我真对编程感兴趣,完全可以自己学编程语言,不会比学校的课程差多少。至于本科毕业的打算?我没有想那么远,这个要根据本科学习的情况。
总之,我觉得这个决定能够让我有更大的自由度,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生活的更加轻松愉快,让学习更加主动。正好科大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后续
这篇文章发表后,有些朋友表示不赞同不支持,有些表示鼓励给我加油。我发现自己在文中漏掉了一点,我想了解世界多一些,我想了解生活多一些,所以我乐意做出尝试。与此同时,我想要的是冒险创造的生活,而不是安稳无聊的生活。我现在并没有找到某个让我非常感兴趣认为一辈子就应该做什么的事情,所以我想各种可能性都试一试。其实也只是个人选择罢。多谢好友们的关心。
虽然讨厌应试的体制,但还是得益于体制。
太帅了!!!!足够说服内心!
赞
支持你的决定,给你加油鼓励,我也是从小父母逼迫我干自己不想干的事,哪怕上大学专业就是父母逼迫我选择的,不过幸运的事,进入计算机专业以后发现自己很喜欢学这个。后来我反思,觉得人最可贵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非常同意你的话“各种可能性都试一试”。很佩服你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加油啊!!!
Zan! Ding Yi Ge!
支持一个。选择自己的所爱吧。
有意思啊
FZYZ + USTC + MSRA 师弟
写的蛮好的
有机会联系联系呀
我一直觉得学过多个专业的人以后更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发挥各种优势
看完文章,感觉有相似点,所以留下几句吧。我曾也想过转人文,不过和我交谈的老师是张燕翔老师,我一直觉得我喜欢的是科技传播,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而这是理学院不能给的。但是和好多人文的学生交流之后,我发现其实人文的适合只不过是我自己的幻想,我并不了解具体的人文学院是做什么的,所以我没有转。但是我觉得你应该是做了很充足的考虑和了解吧,所以既然选择了,加油吧!
已经大四要毕业了,对于人生规划也想了很久很久。
真心觉得你做的决定是对的。
follow your heart!
非常希望你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得更远!加油!
读了 你的文章,觉得你是个很有自主性和独立批判精神的人。我是北邮的大三学生,软件工程专业,关于编程,不知道你现在感觉如何。我的感觉就是,编程最重要的是上机。嗯,其实我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来电,但是周围的大神都是上机爱好者。我自己嘛,对新闻、图书出版比较感兴趣,所以目前正在寻找相关的兼职实习啥的。当然,不排除毕业之后就随大流进一家互联网公司当码农的可能,但是可以的话,我还是想试试能不能找一份比较感兴趣、能上手的工作。嗯,所以,我的大三就会是在专业课好好学、练一练编程、和各种兼职之间切换。嗯,我觉得你挺有想法的,能否给我些建议?当然,关于软件编程,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我也很乐意帮你解答~
O(∩_∩)O哈哈哈~我好久没上博客,在一堆垃圾评论看到这一段 ^_^
我这学期在科技传播系上课感觉挺不错的,总觉得时间不够,每门课多都想投入很多时间…现在花在编程上的时间很少啦,虽然我还在科大Linux用户协会这边玩,他们整天都在码代码。
我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现在想本科毕业了到处穷游,因为也不知道对哪个领域感兴趣、想在哪个城市生活。话说你现在做过哪些兼职,我也想下个暑假去北京实习